
产品做得好,却没赚钱?你可能忽略了云成本
从产品成败的角度来看,一位产品经理对成本的理解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。以下这些建议,将帮助你重新审视产品成本。
作为产品经理,我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围绕着制定 KPI(或者 OKR,如果你更倾向于这种方式),比如销售收入、免费用户转化率、用户粘性等,同时推动开发团队实现产品性能目标。
但当这些目标达成之后,会发生什么?我们是继续制定新的 KPI 向前冲,还是该停下来思考:这些指标是否真的转化成了更高的公司利润?
在云的世界里,“收入”不等于“利润”。很多时候我们会专注于提升收入,却忘了云的运营成本可能已经蚕食了我们所有的增长红利。
如果你发现团队频繁完成了 KPI,但利润迟迟不见起色,那可能说明你需要在下一轮目标制定前,更加仔细地分析产品成本。
下面这些思考方向,可以帮你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,并提供一些优化策略的灵感。
衡量改动会带来多少成本
假设你优化了注册流程,让用户更容易注册账号,结果免费试用转为付费的比例提升了 5%。听起来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果。
但问题来了:为了让流程更顺滑,你是不是在后台增加了更多自动化处理?用了更多云资源?比如以前用户自己点“下一步”,现在是系统后台自动判断并跳过步骤。虽然用户更省事了,但如果背后的计算资源用量大幅增加,那新增的成本可能刚好抵消了收入的增长。
虽然这里以转化率为例,其实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 KPI。如果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,那你可能表面上“优化”了产品,实际却拉低了利润。
你可以尝试在 KPI 中引入“成本意识”。比如:
- 原本的目标是“提升 5% 转化率”,现在改为“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 5% 转化率”;
- 或者更直接一点:“把每个用户的转化成本降低 20%”。
这样一来,你设的目标就不只是“增长”,而是“高性价比的增长”——这是长期来看更健康、更可持续的产品策略。
持续在各团队之间沟通成本问题
把“成本控制”加进 KPI 是一回事,真正做到在整个产品周期中 持续沟通、透明传达成本信息,又是另一回事。
很多团队的做法是:先把产品做出来 → 上线 → 推广 → 客服支持 → 然后在最后才回头看看这整个流程到底花了多少钱。
虽然在下一轮迭代中你可以基于用户反馈和产品表现来改进,但如果 等到产品上线后才来复盘成本问题,往往已经为时已晚,钱也已经花出去了。
更好的做法,是在成本发生之前就提前评估——别等到上线后才发现“原来这个功能这么烧钱”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关键在于转变思维,采用“Shift Left”(前移成本意识)的方法:
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:如何让每个团队从项目初期就掌握所需的信息,从而控制成本?
实时追踪成本,而不是事后结算
无论是工程师、营销人员还是客服,只要触碰到产品的团队,都会产生成本。虽然你可以在 KPI 中加入“成本目标”,但如果没有 一套实时可见的成本追踪机制,无论是团队达成目标,还是你掌控全局,都会变得异常困难。
如前所述,想做出更明智的成本决策,你和工程团队就必须 在成本发生前,就心里有数。
毕竟,等到月末收到账单时才发现“烧了多少钱”,那就太迟了。
✅ 解决方案:让每一笔成本都“第一时间”浮出水面
最理想的做法是:
- 每笔成本都能被自动打上标签(Tag),如:项目、团队、环境、客户、功能模块……
- 各团队可以实时查看与自己相关的成本变化
- 成本增长可以即时预警,避免“习惯性无感烧钱”
当工程师、营销人员、运营等成员能亲眼看到自己操作产生的实际开销时,“每一行代码都在花钱”这个概念才真正落地了。
而“让成本被看到”,正是 FinOps 的第一步。
FinOps 平台轻松掌控云成本
我们不可能一键解决所有成本问题。但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具备 迭代式解决问题的能力:不断寻找更优的方式,反复尝试,直到找到最合适的路径。
想系统化管理云成本,选择合适的 FinOps 平台是关键。以下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突出的 FinOps 工具:
平台名称 | 简介 |
---|---|
CloudZero | 实时成本监控,支持产品/客户/功能维度拆解,适合 SaaS 和 AI 驱动型公司。 |
Kubecost | 面向 Kubernetes 的开源成本分析工具,适合 DevOps/平台工程团队使用。 |
Apptio Cloudability | VMware 旗下企业级解决方案,适合多云/大规模组织成本治理。 |
Harness CCM | 集成成本控制与 CI/CD 流程,实现“成本驱动部署”。 |
Nops | 专注 AWS 成本优化与合规治理,支持自动化节省建议。 |
Vantage | 以“简单易用”著称的云成本平台,提供清晰的仪表盘和异常检测,适合初创团队。 |
CloudHealth | 原属于 VMware 的多云成本管理平台,广泛应用于大型金融与电商企业。 |
但这些平台多为面向北美市场设计,对国内主流云厂商的支持有限,通知系统也不支持飞书、钉钉等中国企业日常协作工具。
在中国,推荐使用 MofCloud
MofCloud 是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云成本管理与 FinOps 平台,原生支持本地生态,落地快、对接深:
- ✅ 支持 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火山引擎、百度云 等 10+ 主流云平台
- ✅ 集成 钉钉、飞书、企业微信,第一时间推送账单预警和异常提醒
- ✅ 无需复杂标签体系,按项目 / 团队 / 客户 / 环境 自动拆解成本
- ✅ 支持跨云整合和历史趋势分析,真正让工程、财务与管理层看懂每一分钱
联系我们
有任何云成本管理的需求或问题?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!
公众号
企业微信客服
业务咨询
技术社区
地址
北京市海淀区自主创新大厦 5层